在农业方面,因为土地开垦达到了自然允许的极限,部分邦国颁布了禁止垦荒的法令(符滕姆贝格,1536;萨克森,1556),但是农耕技术和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改善,农产品销售市场进一步扩大,谷物贸易大规模发展,从东欧一直扩张到西欧。帝国北部和东部的贵族想方设法提高庄园的粮食产量,并将粮食输入到市场,就连一些诸侯也有兴趣将剩余产品投放到市场。在东普鲁士、波莫瑞、勃兰登堡、西里西亚等地区,不仅出现了“农奴制再版”,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场领主制”。为了扩大谷物生产,贵族庄园主大量霸占农民的份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经济。农民被越来越严格地束缚在贵族的大地产上,隶属或从属于他人而不能自由地支配自身,其自治权力被剥夺一空。
在手工业和工业方面,纺织业大规模萎缩(16世纪初,奥格斯堡计有手工业织工6000多人,至17世纪初,仅有织工500多人了。其他城市的手工业织布产量亦减少了90%左右),但是铜和黄铜滚轧机以及水力磨坊的出现标志着以机械化和应用水力为发展方向的新手工业生产方法兴起,改良车床、绞盘和比较便宜的木制机器也在1560年以后逐渐出现并得到了使用。
神圣罗马帝国也依然是印刷业和眼镜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重镇。奥格斯堡、巴塞尔、施特拉斯堡、纽伦贝格、科伦、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莱比锡、吕贝克和马格德堡的印刷业继续兴旺发达。法兰克福和莱比锡的印刷业位居帝国乃至欧洲的前茅,而在1550年以后汉堡和布雷斯劳的印刷业异军突起,纽伦贝格、菲尔特(Fürth)、雷根斯堡和奥格斯堡则成了眼镜制造的中心。在武器制造方面,火枪、砍击和刺杀兵器的批量生产成为常规,并且有利可图。磨坊建造者、圆规锻造者、指南针制造者、圆钟制作者、眼镜制作者、枪炮瞄准器制作者、铸字工人、印刷工人、铜板雕刻工人、绘画工人等工具制作者和技术工人大量涌现。